裱紙也稱覆面、貼面,主要用于瓦楞紙箱加工。在裱紙工藝中,經常出現的兩個問題是貼合精度與貼合質量。現就這兩方面的問題,進行簡要闡述。
1. 貼合精度
所謂貼合精度,是指進行貼合加工的底紙(即瓦楞紙或卡紙)與面紙(既彩面紙張)貼合后,面紙與底紙邊緣相對距離的zui大范圍值。貼合精度一般應在±1mm。
影響貼合精度的因素一般有兩個,*是機械故障,第二是人為因素。根據經驗和考查,我們認為:機械部分各生產廠家的貼合精度基本都可以達到要求,但是,由于國內市場上zui常見的裱紙機仍然是以半自動裱紙機為主,因此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和操作技巧(也就是可操作性的強與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操作的質量。
由于市場銷售的機型不同,對要求也有不同。像玉田縣泰戈爾印刷機械廠出產的SDM103A型裱紙機,它的前規為斜面式擋規,因擋規zui低原點位置為面紙位置,這樣可以使底紙不超前,故對操作人員的要求就是準確送至原點位置,并保持到點輪送紙加壓之時底紙也由點輪送出,經圓帶傳送部送至點輪壓合部的前檔處,為增加翹紙與圓帶的磨擦力。在圓帶下面還加了可調速風箱,為的是改善底紙的滯后時間。底紙在輸送過程中達到穩定,準確到位。因其工作速程度不同,對風箱的風力要求也不同。吸力大會造成底紙送到前檔遠離其檔規后處,因其彈性會使底紙離開前擋規向后移動一段距離。吸力小使得底紙滯后過大,造成面紙大距離超前底紙;另外,底紙不能克服與面紙結合底紙曲翹度和機器工作速度。調整風力,使底紙剛好穩定送至前規處這樣才能保證精度在其要求的范圍內。
2. 貼合質量
貼合質量是指成品紙板的抗沖擊度與粘合度。這兩個指標都與粘合劑有直接關系。現以使用速干膠粉為基礎,對此做詳細講解。
粘合度即底紙與面紙的粘合強度。好的粘合成品是底紙與面紙互相浸入的混合體。而浸入程度過深將造成顯楞;淺了將造成粘接不實,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炸口;過淺即開膠。這就要求要把膠水均勻布的涂在楞紙上,還要保證足夠的面紙浸入深度。
在此介紹一套簡單的驗證方法。首先將膠水勻在楞紙楞鋒上,即楞高的三分之一以上要保證用手在楞紙涂膠面上劃,有明顯的撫膠感。其次楞紙與面紙粘合,施壓后進輸送壓合之前,將半成品取出,*分離面紙與底紙,觀察面紙上的膠跡,在各輸送輥壓力適合的情況下,此膠跡應為一條連續的膠柱線。較大時此膠跡為一條具有一定寬度的膠痕;過大時將有兩條具有較小寬度的膠痕;過小此膠跡將呈現為一條不連續的膠柱線。
楞紙的明顯度就是我們所說的透楞程度。嚴重的在貼合表面顯波浪狀。在保證以上所述的膠線完整形狀前提下面紙的紙纖維排布方向,對此標準起決定性作用。這也就是業界所說的橫絲、豎絲貼合時應注意面紙絲向與楞紙的楞向應為垂直相交貼合。有些包裝廠有時沒有注意到面紙的絲向問題,可能出現透楞現象,所以請大家在要切紙過程中注意一下,可以*避免上述現象。
我們認為大家只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斷總結與探索定會有所發展,歡迎各位同仁反饋實際操作中的問題,與我們共同研究,共同發展。
綜上所述,無論是半自動裱紙機,還是全自動裱紙機,上述工藝問題屢見不鮮,請大家稍加注意,*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