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市激發實業有限公司>>化學防偽>> 熒光防偽標簽
熒光防偽分類
1、有色熒光油墨用這種油墨印刷的圖案在普通光線下看是一種顏色,但在紫外光照射下會看到它發出明亮的熒光,甚至呈現出另一種顏色。有色熒光油墨一般應用在某一個固定的位置或某種花紋圖案上。
2、無色熒光油墨這種油墨的印刷圖案在普通光下是看不見的,而在紫外光下可看見發出明亮的熒光。如第五套人民幣各面額上均使用了這種油墨。
3、磁性油墨的應用歷史較悠久,但多是做為一項定性指標。現代多將磁性油墨做為一項定量檢測指標用于機讀,同時也增加了偽造難度。
4、光變油墨采用了一種特殊的光可變材料,印成圖案后,隨著觀察角度的不同,圖案的顏色會出現變化,由一種顏色變為另一種顏色。如第五套人民幣100元、50元正面右下角的面額數字即是使用光變油墨印刷的。
5、防復印油墨用彩色復印機復制時,這種油墨印刷的圖案會發生顏色變化,致使復印出來的色調與原來票面上的色調*不同。如日元上就使用了這種油墨。
熒光防偽又稱紫外線光防偽,防偽標簽廠使用特殊熒光油墨結合到標簽上,肉眼和手感觸摸無法找到流水碼、文字或圖案所在處,必須使用熒光燈也就是紫外線燈照射才能看到,隱形熒光流水碼一般使用在企業防竄貨。
該技術使用有雙重隱形防偽性能油墨,將固定文字、圖案、號碼或者流流動性號碼印制在防偽標簽的內, 該技術具有*的隱藏性,肉眼和手感觸摸都無法找到隱藏的技術所在處,在鑒別其真偽時,必須采用專用檢測儀器,該技術的流動性號碼可用在防竄貨上,能做到不使用防竄貨系統也能達到防竄貨的效果,并且該技術為隱形技術,不易被發覺,不易被模仿,隱形密碼和條形碼可相對應(或不對應),追蹤以破壞標簽達到竄貨的行為。
紫外熒光油墨
防偽原理是在油墨中加入具有紫外線激發的可見熒光化(絡)合物。在紫外光(200~400nm)照射下,能發出可見光(400~800nm)的特種油墨。按激發光源的波長不同,又可分為短波紫外線激發熒光防偽印刷油墨(激發波長254nm)和長波紫外線激光熒光防偽印刷油墨(激發波長為365nm)。根據油墨有無顏色分為有色熒光油墨和無色熒光油墨兩種。其中常用的熒光材料按其組成分類主要有叁種。其一,有機熒光材料是具有大共軛體的不飽和分子,多是日光激發,用於色彩明顯的裝飾,熒光穩定性差,易氧化分解;其二,經高溫合成的無機熒光材料,是用於熒光屏、日光燈管的發光材料,具有抗幅射好,穩定性高,但在油性介質中難以分散。合成難度高、耐水性差;其叁,化學合成的稀土有機絡合物作為熒光材料。常規的有機稀土熒光絡合物具有制備簡單,在油性介質中易分散、溶解、細化,在可見光下無色,紫外光激發下表現較強的熒光效果。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包裝印刷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