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印刷網 政策法規】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國家穩定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發展農業既是在夯實我國的基礎建設,同時也是在提升綜合國力與國際競爭力。而農業發展離不開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既是直接提升農業實力的過程,同時也是國家邁向現代化發展的一種重要體現。
農業現代化,具體到細節上是農業機械化、水利化、化學化、電氣化和良種化發展的過程,也是被賦予科技化、商品化、市場化、產業化、規模化、融合化、綠色化、智能化等豐富內涵的過程。而無論是哪一個階段,農業現代化的背后都離不開科技的助力。因此從這方面來看,農業發展其實也是農業科技不斷發展,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過程。
而為了進一步推進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長期以來國家都在通過政策指導、財政支持等手段進行扶持。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農業科技創新重點領域(2024—2028年)》,將農業現代化的目標進一步明確到農業新品種培育、耕地質量提升、農機裝備研制、農作物病蟲害防控、畜禽水產疫病防控、高效種植養殖、綠色低碳農業、農產品加工與食品制造、農產品質量安全、鄉村發展十大重點領域。
文件中指出,當前,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特征的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農業科研范式發生深刻變革,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基因編輯、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持續迭代,引領世界農業科技前沿走向,促進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
為此,文件強調,農業新品種培育的主要目標是“推動育種技術體系迭代升級和生物育種研發應用,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加快實現重要農產品種源自主可控”;耕地質量提升的主要目標是“建立健全耕地保育關鍵技術體系,加強黑土地保護、退化耕地治理和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促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協同提升,‘藏糧于地’”;農機裝備研制的主要目標是“聚焦大型高端智能農機裝備、丘陵山區適用農機裝備重點方向,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農機裝備融合應用”;農作物病蟲害防控的主要目標是“加快揭示主要農作物有害生物暴發成災機制,加強監測預警技術體系建設,創新綠色防控技術產品,建立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畜禽水產疫病防控的主要目標是“加快突破重大疫病發生流行的基礎理論研究,增強畜禽水產疫病防控關鍵技術原始創新能力,創制安全高效疫苗新產品,提升重大動物疫病和農業生物安全防控技術水平,支撐保障肉蛋奶、水產品穩定安全供給”;高效種植養殖的主要目標是“集成創新適應不同生產場景的系統化技術體系,構建綠色智能高效生產模式,顯著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綠色低碳農業的主要目標是“構建生態循環農業技術體系,推動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農產品加工與食品制造的主要目標是“突破全加工周期的品質精準調控、資源減損提質和智能高效制造等關鍵技術瓶頸和裝備,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增強農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目標是“創新農產品及農業投入品質量安全監測、風險評估、膳食營養等關鍵技術體系,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鄉村發展的主要目標是“聚焦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低碳生態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治理等關鍵技術模式,開發農業多種功能、鄉村多元價值,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供更多科技供給方案”。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2023年全國農業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15.34%
根據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經核算,2023年全國農業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198534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15.34%。- 2025-01-08 10:43:01
- 19466
-
《河南省推動“人工智能 ”行動計劃(2024—2026年)》印發
以重大應用需求為牽引,實施醫療、教育、科研、工業、農業、文化和旅游、城市管理、生態保護、防災減災等重點行業應用示范,探索人工智能在能源、金融、人力資源、消費等行業多元化應用,形成人工智能行業應用新生態。- 2024-11-04 10:44:01
- 20117
-
《河南省推動“人工智能 ”行動計劃 (2024年—2026年)》政策解讀
《行動計劃》的出臺,有利于探索大模型行業應用落地路徑,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于以應用牽引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升級,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 2024-11-04 10:35:39
- 19326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