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印刷網 地方新聞】11月1日下午,全省高新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杭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全國科技大會、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和省委十五屆五次全會精神,總結我省高新區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效,深入分析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新方位,全面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務,加快推進全省高新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副省長柯吉欣在會上強調,要拉高標桿、加壓奮進,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錨定“高”和“新”的基本定位和發展方向,加快打造高新區2.0版,為我省在新征程上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貢獻“高新”力量。省政府副秘書長施清宏主持會議。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吳家喜到會指導。省經信廳廳長詹敏部署全省高新區發展工作。
柯吉欣指出,要提高站位、深學細悟,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新區發展的重要論述上來,深刻領會高新區是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前沿陣地、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的重要平臺、培育壯大優質企業的關鍵載體,不斷增強推進高新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治自覺、行動自覺。
柯吉欣強調,多年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部署要求,推動高新區和高新技術產業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呈現出經濟支撐強、科創資源多、創新生態優、產業基礎好等四個特點。要準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深刻影響,準確把握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準確把握高新區新征程再啟航再出發的方向目標,加快把高新區打造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新質生產力引領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柯吉欣要求,要著力深化高新區管理制度改革,加強高新區管理機制頂層設計,規范高新區管理機構設置,優化高新區整體布局,探索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模式。要著力提升高新區技術策源能力,優化布局重大創新平臺,引進培育科技創新人才,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要著力推進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成果轉化平臺,促進教科人一體貫通,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集成改革。要著力做強做大高新技術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煥新、優勢產業鞏固提升、新興產業搶灘領跑、未來產業聚能爭先。要著力培育壯大優質企業群體,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機制,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要深化多部門協同,加強省市縣聯動,凝聚各方面力量,不斷提升高新區管理服務水平。
吳家喜充分肯定浙江高新區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取得的成效,希望浙江的高新區率先在全面增強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壯大高成長優質企業群體、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全面推進園區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推進高水平開放協同、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試先創上實現新突破。
詹敏表示,省經信廳將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工信部有關部署要求,進一步完善高新區評價體系,強化目標引領,改進評價方法,強化結果運用;進一步調整高新區合理布局,抓空間布局,抓功能定位,抓梯隊建設;進一步強化高新區首位度,在推動創新孵化輻射帶動上挑大梁,在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上挑大梁,在提升企業競爭力上挑大梁;進一步優化高新區政策體系,加快出臺一個實施意見,扎實推進一批改革試點,積極落實一系列支持措施,努力實現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提供堅強支撐。
會前,與會人員考察了杭州高新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會上,一批高新區重大投資項目、“百園百校萬企”創新合作行動項目簽約,部分新認定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負責人簽訂了建設責任書。杭州高新區、湖州中小微企業智能制造產業園、中國眼谷中央孵化園、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寧波海爾施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交流發言。省級有關單位負責人、各設區市政府分管領導及市經信局、市科技局主要負責人,部分縣(市、區)政府分管領導,省級以上高新區主要負責人,部分高校、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省重點企業研究院、科技企業孵化器、高新技術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意見指出,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
- 2024-08-15 10:33:24
- 193
-
安徽印發《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
到2026年,安徽數字經濟綜合實力、創新力、競爭力顯著提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一方陣,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5200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2024-08-07 11:04:24
- 498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