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印刷產業網 行業動態】據說,以色列布勞德工程學院近日發表聲明稱,在歐盟GoJelly海洋微塑料研究項目下,由該校領銜的一個國際團隊發現,從一些水母中提取的黏液有助于捕獲水中微顆粒,能幫助高效去除水體微塑料等污染物質。這項研究提取的是水母中的一種糖蛋白,吸附顆粒大小約在100納米至2000納米不等。
微塑料,一般指直徑小于5mm的塑料顆粒,有些甚至可以達到納米級,即尺寸在1μm以下,更是肉眼難以發現。所以目前對于微塑料治理仍需強化技術手段,比如此前布爾諾工業大學就有研究員想通過多功能MXene氧化物微型機器人進行納米塑料的捕獲,可以通過便攜式電化學阻抗譜 (EIS) 實現微塑料的定量檢測。
這次,則是從另一個方向,研究人員表示,如果提取水母黏液的這項最新研究成果能進一步用于研發廢水處理生物過濾器,則能大幅減少進入水體以及土壤中的納米級微塑料。
廢水處理環節,目前可以算得上是微塑料攔截較為關鍵的一環,所以很多研究方向也聚焦于此。除了上述說的生物過濾器,其實墨爾本市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曾有一項研究報告稱,他們制成的納米粉末材料不僅來源是回收材料,且在與含有微塑料的水混合后,能夠用磁鐵分離污水中微塑料。更重要的是,他們表示這種方式可以去除比廢水處理廠目前可以檢測到的小 1,000 倍的微塑料。
不得不說,也許路徑不同,但最終都為微塑料的去除探索出了可行方案。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微塑料污染防治的有效手段必須是精準的檢測與源頭防控,末端治理相結合,也就是摸清底數,拿出方案。
微塑料檢測方面,拉曼光譜分析法、紅外光譜法、熱分析法等都是目前較為普遍的方式,《海水中微塑料的測定 傅立葉變換顯微紅外光譜法》、《海水增養殖區環境微塑料監測技術規范》、《用微力拉伸塑料測量塑料的拉伸特性的標準試驗方法》等技術標準提供了規范支撐。
同時,隨著我國對新污染物的重視,微塑料污染物監測和檢測工作也逐步納入了各地的日程表中。比如山東,明確在探索開展微塑料污染物的調查監測試點,江蘇,強調要開展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生物效應與危害機理、食物鏈安全和健康風險等研究,上海,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增加了微塑料等等。
至于從源頭減量,環保在線也一直都有追蹤限塑禁塑的消息。目前,國家在塑料污染治理方面堅定地從設計、生產、使用、廢棄、回收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控,對一次性塑料產品的管控,對生物降解塑料產品研發和替代的支持,對入河排污口的嚴防死守,對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對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提升,對海洋微塑料監測和治理的研究等等,之前已經說了很多,在此不贅述。
感興趣的,可以翻看環保在線特別設立的話題榜#塑戰速決,成果如何?#。
總而言之,塑料污染治理和微塑料去除的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治理難度仍很大,任務艱巨,還需加快落實相關措施,嚴監管,強技術,消除微塑料帶來的環境和安全隱患。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為使制定標準的內容更加科學,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和代表性,充分推動各方資源開展軟袋包裝理料機標準化工作,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標準項目的起草單位。
- 2025-04-03 13:36:42
- 13789
-
特別關注 |《中國塑料包裝可持續發展研究報告》2025年3月28日正式發布
《研究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生產約4.14億噸塑料,預計到2050年產量將會翻倍。- 2025-03-28 13:54:39
- 18307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