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印刷產業網 熱點關注】據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新研究顯示,已發現一千余只鯊魚和鰩魚被海中塑料垃圾纏住,這些被纏住的魚類的命運是疼痛,是饑餓,是窒息,甚至是死亡。近幾個月,類似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魚肚子里剖出整個塑料瓶,海洋生物被塑料袋攔腰勒死......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視頻,將海洋垃圾問題赤裸裸擺在面前,又一環境警鐘敲響了。
小小塑料竟成“殺手”
有記錄顯示,有二百余種海洋動物因誤食海洋垃圾而死亡,在一些瀕危滅絕的海洋生物中,超過半成是受到了棲息地被污染、沿海垃圾和海洋垃圾等威脅,其中塑料是海洋垃圾的主要來源。近千萬噸,每一年就有這么龐大數字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相比人類,海洋生物沒有健長靈動的四肢和分清垃圾和食物的清晰頭腦,當被塑料纏住時,大聲呼喊,晃動身軀,甚至會因為奮力掙扎縮短了生命斷送的路程,除此之外,還能怎么辦呢?對于人類微不足道的塑料,在一些比我們龐大的動物面前就是“致命殺手”,不論大小,不論與否。
究其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正如上圖所示,塑料垃圾之所以流入海洋,大部分原因還是出于人類自身的活動:垃圾處理不規范、隨意亂扔和日常出海活動等都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影響。面對如此嚴峻的海洋垃圾,我門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呢?
海陸統籌+源頭治理 與海洋垃圾說“拜拜”
海洋垃圾大部分來自于陸地,僅有20%來自于海上,由此可見,造成海洋嚴重污染的根源在陸地。“排海工程”導致海內污染物總量超載,很多企業入海排污口設置與管理不規范,將污水、污染物等直接排放到海洋中,而相關沿海地區排污總量控制指標的政策文件還有待完善,構建海洋環境保護和陸地環境保護的橋梁,以期進一步實現“陸海統籌、以海定陸”。
塑料袋好像成為了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快遞和外賣等新興行業的迅猛發展,更加快了白色污染“侵略”地球的速度,每年使用量約達1萬億個,其中就有八成對海洋造成了*“脅迫”。前段時間,海南省*發布《海南經濟特區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條例(征求意見稿)》,打開了禁塑上升到必須執行的法律層面的大門。從初的“限令”到如今的“禁令”,感受了我國“塑戰速決”的嚴格力度,目測在不久的將來,會在全國各個地方大力推廣。
眾人拾柴 推動海洋垃圾整治活動
“2050年海洋塑料垃圾減到零”這是大阪G20峰會的設定的一大目標,除此之外,6月22日~23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34屆東盟峰會也瞄準了海洋垃圾這一環境問題,達成了《東盟打擊海洋垃圾行動框架》,來應對和減少海洋垃圾。一系列的行動表明,海洋垃圾也如其他環境問題一樣,都具有跨界性環境治理難題,僅靠一個國家的力量解決不太現實。
目前,海洋生物的死亡已經“喚醒”了很多國家對海洋垃圾的關注,但無論是在政策標準上,還是監管監測實施上,都存在很多挑戰和困境,海洋垃圾的*性、復雜性預示著這將又會是一場道阻且艱的“持久戰”。
原標題:塑料成海洋生物“致命殺手” 一場“持久戰”序幕已拉開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萬華化學2024年實現營收1820.69億元,同比增長3.83%;歸母凈利潤為130.33億元,同比下降22.49%;扣非凈利潤133.59億元,同比下降18.74%。
- 2025-04-16 11:51:29
- 8307
-
4月2日,中國塑協BOPET專委會年度工作會議暨中國塑協BOPET專委會五屆四次全體會議江蘇常州隆重召開。
- 2025-04-16 11:46:15
- 8205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