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去,5月來,又該扒年報了。今年有什么不一樣?簡單說來,2018年包裝印刷圈上市公司的變化,確實比往年更多一些。
比如,有的公司在快速擴張:合興包裝營收破百億登頂,吉宏股份連續兩年營收翻倍晉級“20億俱樂部”。有的公司在穩步前進:勁嘉股份營收雙突破30億,創煙包印刷企業新紀錄;裕同一年凈增超16億,穩步邁向百億目標。再比如,有的公司盈利報喜:吉宏股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大漲166.35%,一年多賺1.33億。
如果說,這些還不足以吊起各位老板胃口的話,今年小編還特意深挖了各公司主打業務和產品的毛利率情況。相對于凈利潤率,毛利率更多反映了特定產品的市場競爭、市場價格和直接成本情況。所以,小編把圈內上市公司主打產品的毛利率扒出來,有興趣的老板不妨拿來比一比,看看自己是不是比上市公司更厲害。
營收:正增長是主流,3家增量破10億
就營收而言,2018年圈內上市公司的表現相當不錯:30家企業共實現營收769.67億,同比增長18.22%,平均每家企業營收規模為25.66億。可為對比的是:2018年,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收的同比增速只有5.2%。
更重要的是,30家企業中,有28家的營收實現同比正增長,增速告負的只有普麗盛、愛司凱兩家,分別下滑16.52%、3.49%。
在2018年度的營收榜上,合興包裝以121.66億,毫無懸念地占據;比排行第二的紫江企業高出31.56億,后者為90.10億。裕同科技、奧瑞金的營收分別為85.78億、81.75億,位居第三、第四。按目前的態勢,2019年這兩家企業的營收均有望突破百億大關。
兩家煙包印刷大佬勁嘉、東風與紙箱企業美盈森,營收規模較為接近,分別為33.74億、33.28億、32.49億,分居第六到第八位。
2018年印刷業上市公司營收排行(單位:萬)
前八位之后的22家企業,營收規模均在平均值以下。
營收在20億-30億之間的企業有5家:恩捷股份、永新股份、吉宏股份、昇興股份、順灝股份,分別為24.57億、23.32億、22.69億、20.98億、20.55億,分居第九到第13位。
其中,吉宏較為引人關注。其連續兩年實現營收倍增,體量從2016年的5.70億迅速攀升至2018年的22.69億。在吉宏令人不可思議的高增長中,新增的互聯網廣告和跨境電商業務貢獻營收12.09億,是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體量已經超過其傳統主業包裝印刷業務。
營收在10億-20億之間的企業有4家:盛通股份、東港股份、界龍實業、長榮股份,分別為18.44億、15.46億、13.62億、13.11億,分居第14到第17位。其中,盛通自2016年開始布局的教育培訓業務貢獻營收2.49億。
營收在5億-10億之間的企業有7家。其中,既有相對*的上市公司。如:陜西金葉,9.76億;鴻博股份,7.06億;普麗盛,5.80億。也有2016年以來上市的新秀:創源文化,8.00億;金時科技,6.53億;*印務,5.55億;海順新材5.07億。
營收不足5億的有6家:集友股份,4.58億;永吉股份,4.32億;翔港科技,3.57億;澄天偉業,3.55億;新宏澤,2.80億;愛司凱,1.74億,分居第25到第30位。這6家都是2016年以來上市的企業。
從營收變動趨勢看,在28家實現正增長的企業中,增速為驚人的是吉宏股份和集友股份,二者的同比增速分別高達100.34%、96.00%。
合興包裝、海順新材、盛通股份的同比增速均超過30%,分別為39.08%、35.03%、31.42%,表現強勁。永吉股份、*印務、陜西金葉、裕同科技、澄天偉業、金時科技、東風股份等,增速低于30%但均優于18.22%的平均水平。
當然了,由于基數不同,增速的含金量并一樣。從增量值來看,合興包裝、裕同科技、吉宏股份均超過10億,分別為34.18億、16.31億、11.36億,在總增量中的占比各為28.82%、13.74%、9.58%。3家企業合計貢獻增量61.85億,占總增量的52.14%。
奧瑞金、東風股份、紫江企業的增量都在5億以上,分別為8.33億、5.26億、5.02億;盛通股份、寶鋼包裝、勁嘉股份的增量都在4億以上,分別為4.41億、4.31億、4.29億。
2018年,30家圈內上市公司營收規模的平均增量為3.95億。除了上述9家,其余21家企業均未達到平均值。盡管如此,在21家企業中,有14家營收增量超過5000萬,也就是說至少增加了一家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的體量。這還是可圈可點的。
同時,30家企業中,僅有兩家出現營收負增長,創近年來圈內上市公司的佳表現。
凈利潤:下滑不足懼,多數實向好
與營收的穩定向上相比,圈內上市公司的盈利表現,看上去就沒有那么樂觀了:2018年,30家企業共實現凈利潤58.73億,同比下滑2.45%,平均每家企業的凈利潤規模為1.96億。
營收增長18.22%,凈利潤卻下滑2.45%,這導致30家企業的平均凈利潤率,由2017年的9.25%降至2018年的7.63%,少了1.62個百分點。
對圈內上市公司來說,難道2018年又是增產不增收的一年?其實,事情并不像數據反映出來的這么悲觀。2018年,圈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與營收的反向運動,主要受到3家企業凈利潤下滑的影響。
原本的盈利大戶奧瑞金,實現凈利潤2.25億,同比大跌67.98%,一年少賺4.78億;原本微利的普麗盛巨虧2.41億,一年少賺2.50億,凈利潤同比暴跌2857.37%;老牌上市公司紫江企業實現凈利潤4.33億,同比少賺1.22億,下滑22.00%。
如果將這3家排除在外,其余27家企業的凈利潤,其實有14.79%的同比正增長,與營收增幅仍有差距,但顯然要好看不少。
有老板可能要有意見了:哪有小編這么算賬的?要是把負增長的都排除掉,數據豈不更好看?把這3家企業拿出來單說是有原因的,因為它們的凈利潤下滑基本與實際業務運營情況關系不大。
在2018年度的凈利潤榜上,裕同科技以9.46億位居,緊隨其后的是煙包印刷企業東風股份、勁嘉股份,分別為7.48億、7.25億。與2017年相比,裕同微增1.47%,東風、勁嘉則分別增長了14.69%、26.27%。
通過收購新增鋰電池隔離膜業務的恩捷股份,凈利潤大漲40.79%,達到5.18億,位居第四。紫江企業、美盈森分別為4.33億、4.01億,位居第五、第六。
2018年印刷業上市公司凈利潤排行(單位:萬)
此外,凈利潤在2億-3億之間的企業有5家:近年來走勢平穩的東港股份為2.57億,同比增長超一成;營收登頂的合興包裝大漲64.49%,達到2.33億;意外大跌的奧瑞金及其關聯企業永新股份,均為2.25億;因互聯網業務利潤大漲166.35%的吉宏股份為2.13億,表現搶眼。
凈利潤在1億-2億之間的企業也有5家:金時科技、盛通股份、集友股份、永吉股份、順灝股份,分別為1.95億、1.24億、1.15億、1.12億、1.01億。5家企業中,除了盛通,其余4家都與煙包印刷有關。
利潤在5000萬-1億之間的企業有4家:長榮股份大跌42.10%,降至8586.96萬;創源文化大漲37.55%,升至8325.59萬;海順新材、澄天偉業波動不大,分別為6616.51萬、5481.79萬。
在長榮的凈利潤中,已經成為其全資公司的長榮云印刷凈虧損3537.13萬,而其控股85%的煙包印刷企業力群印務凈賺1.00億。
從利潤變動趨勢看,30家企業中,有20家積極向好,10家出現負增長。其中,有3家企業凈利潤增量過億:勁嘉股份、恩捷股份、吉宏股份,分別達到1.51億、1.50億、1.33億;還有3家超過5000萬:東風股份、合興包裝、美盈森,分別為9580.30萬、9137.51萬、5301.93萬。
接下來,簡單看一下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情況。
2018年,30家圈內上市公司的扣非凈利潤為48.45億,比扣非前少了10.28億,非經常性損益對每家企業凈利潤的平均貢獻為3426.07萬,占比17.50%。
其中,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貢獻過億的企業有4家:恩捷股份、紫江企業、順灝股份、奧瑞金,分別為2.00億、1.64億、1.24億、1.02億,在凈利潤中的占比分別為38.62%、37.99%、121.95%、45.13%。順灝的占比超過100%,是因為扣非后,其凈利潤為-2225.64萬。
此外,翔港科技、澄天偉業扣非前凈利潤分別增長4.88%、3.62%,扣非后則分別下滑7.76%、7.90%。長榮股份則正好相反,扣非前大跌42.10%,扣非后大漲113.78%。
這么一看,非經常性損益對上市公司凈利潤的影響不容小視。
2018年印刷業上市公司扣非前后的凈利潤(單位:萬)
毛利率:高低懸殊大,高超50%
凈利潤會受到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即使扣非后,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也可能對利潤產生各種各樣的影響。相對而言,各企業主營業務和產品的毛利率,更能相對客觀地反映其所在細分市場可能的盈利空間。
接下來,小編就整理了30家圈內上市公司54類主營業務或產品的毛利率情況,供各位老板參考。需要說明的是:不同企業披露的細化程度不一,有的細分到產品,有的則只具體到業務大類。
在30家企業的54類主營業務或產品中,毛利率居首的是吉宏股份的互聯網業務,高達64.62%。相對而言,其彩色包裝紙盒、彩色包裝箱的毛利率,分別只有21.75%、14.41%,差距明顯。
互聯網業務的*,從吉宏相關子公司的數據中可以看得更清晰。2018年,其從事跨境電商業務的子公司廈門吉客印實現營收9.33億,凈利潤1.05億;從事互聯網廣告的子公司北京龍域之星實現營收2.74億,凈利潤7103.99萬。
類似的情況還有盛通。盛通新拓展的教育培訓業務毛利率高達48.61%,而其傳統主業出版物印刷只有15.32%。2018年,其教育培訓業務實現營收2.49億,凈利潤為5226.69萬。
這么說來,難怪不少圈內企業忍不住要跨界。吉宏股份的互聯網業務、盛通股份的教育培訓業務,毛利率之高與印刷圈*的煙包比也毫不遜色。
2018年印刷業上市公司部分業務和產品的毛利率情況
當然了,在印刷類產品中,煙包的毛利率優勢還是十分明顯的。比如,集友股份煙用接裝紙、煙用封簽紙的毛利率分別高達54.70%、50.03%。
勁嘉股份、永吉股份、陜西金葉、新宏澤、東風股份、集友股份的煙標類產品,高為45.06%,低也有33.12%。此外,主做煙標/膜類/無菌包裝產品的恩捷股份毛利率高達42.36%,長榮以煙包/云印刷為主的印刷業務板塊毛利率高達37.06%,順灝股份的紙包裝業務毛利率高達36.78%,在很大程度上也都是受益于煙包產品。
在印刷圈,要再找到像煙包一樣毛利率這么高,批量又足夠大的產品還真就不容易。相對而言,煙包生產用耗材類產品毛利率就要低一些。順灝股份的鍍鋁紙、勁嘉股份的鐳射包裝材料、東風股份的基膜業務,毛利率分別只有25.20%、23.15%、11.05%。
煙包印刷企業搞煙包這么能賺,做其他產品呢?優勢就沒有那么明顯了。勁嘉股份的彩盒,永吉股份的酒盒、藥盒,毛利率分別為23.52%、18.21%、2.64%。相對而言,東風股份的紙品業務毛利率為34.61%,與煙包基本相當,相對較好。
出人意料的是,主做CTP設備的愛司凱和長榮股份的裝備制造業務,毛利率都相當不錯,分別為49.85%、39.25%。
作為圈內上市公司的盈利,裕同的毛利率優勢并不明顯。其拿手的精品盒產品,毛利率為29.60%,在54類主營業務和產品中僅*24位。不干膠和紙箱類產品,分別為26.62%、17.60%;說明書類產品相對較好,為39.26%,只是體量不大。
在軟包裝類企業中,海順新材的毛利率為32.67%,相當不錯。永新股份主打的彩印軟包裝材料為23.02%,同樣涉及軟包裝的紫江企業包裝類業務毛利率為21.31%。永新的輔助性產品鍍鋁包裝材料、塑料軟包裝薄膜,則低至3.86%、3.01%。
在紙箱類企業中,美盈森的毛利率優勢明顯,高達30.03%;合興的紙箱、紙板類產品,則分別只有13.67%、5.26%。
此外,毛利率相對較好的還有從事金融票證印刷的東港股份,為37.65%;以出口為主的創源文化,為31.27%;以智能卡印刷為主的澄天偉業,為29.80%;以彩票等票證類產品為特色的鴻博股份,為23.08%。
藥包印刷*印務藥盒及其他紙盒類產品的毛利率為25.29%,收購而來的移動互聯網廣告業務則只有17.94%,與吉宏同類業務的差距不小。
從超過50%到不足5%,同樣搞印刷,毛利率差距之大是不是超出想象?
當然了,有些業務和產品的毛利率過低,主要是由于它們并非相應企業的主力產品,而是為高毛利產品提供輔助,在營收中的占比并不大。
-
- 2018-03-26 10:52:14
- 3805
-
隨著杭州G20峰會的圓滿成功和包裝印刷業生產旺季的超前結束,有行業人士預測此前爆漲的包裝紙價格將出現回調。此次廣東理文大火,或將對珠三角紙業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
- 2016-09-19 09:35:27
- 2071
-
- 2010-08-17 11:06:29
- 1585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