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中文網4月4日報道,發達國家的塑料垃圾正無處可去。原因是作為再生資源大量接收塑料垃圾的中國為了防止環境污染而禁止進口。此外,接替中國的東南亞也陸續加強相關限制。2018年7~12月,日美歐出口的廢塑料總量為170萬噸,一年半時間減少了一半。因處理能力不足,滯留在日美歐國家的大部分廢塑料無法及時焚燒或實現資源再利用。處理成本也在增加,各國不得不重新構筑輕松依賴海外的垃圾再利用網。
日本經濟新聞匯總了日美與歐盟28個國家的貿易統計數據。自2009年以后,日美歐的廢塑料出口量每半年一直保持在300萬~360萬噸,但2018年1~6月迅速減少到231萬噸。2018年7~12月迎來了自2015年1~6月以來時隔13年半的低水平。
大原因是被稱為“世界再利用工廠”的中國2017年底禁止進口廢塑料。食品容器、PET瓶等廢塑料可作為再生原料和加工品進行再利用。本來,出口國家會進行清洗和甄選后再運往其他國家,但日美歐的中間商沒有進行這一環節,直接把受到污染的廢塑料原樣大量出口至中國。這是因為,盡管沒有清洗和甄選也可以全部賣掉。中國政府擔憂處理過程中產生污染物質,轉為強硬姿態。
東盟也很快限制進口
中國禁止進口后,廢塑料的再利用網陷入癱瘓狀態。
取代中國接收這些廢塑料的初是泰國和越南。2018年上半年,面向東盟的出口量達到123萬噸,是上年同期的3倍以上。
不過,東盟各國的處理能力很快超限,于是開始限制進口,加大征稅。馬來西亞陸續關閉了無許可證的企業。2018年下半年,面向東盟的廢塑料出口量比上半年減少了一半。這部分多出來的廢塑料開始向貧困國家孟加拉國和埃塞俄比亞出口。
圖片來自日經中文網
日美歐進行廢塑料的國內處理成本高昂,對此一直采取推諉觀望的態度,終導致了廢塑料在本國國內積壓的后果。
本國處理能力不足,焚燒申請是往年3倍
日本每年生產900萬噸廢塑料,出口量在150萬~160萬噸。但中國禁止進口后,日本的出口量減少到了100萬噸。這一年時間里,無法出口的50萬噸只能留在日本國內。
圖片來自日經中文網
大型焚燒設施企業東京臨海Recycle Power的社長影山嘉宏表示,“垃圾受理申請增加到了往年的3倍左右”。該公司已經沒有設備余力,正在限制接收。廢塑料的中間處理企業也處理不完垃圾,“還有企業從東京圈向北海道和九州的焚燒設施運輸垃圾”。
歐美也面臨同樣的情況。廢塑料出口基地——洛杉磯郊區長灘港的出口量與3年前相比減少到6分之1。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再利用工廠雖然也開始進行增產投資,但因虧損而導致再利用設施關閉或停止回收服務的情況不斷增加。此外,出口量達到回收量60%的英國對處理能力不足的危機感也在加大。
迅猛上漲的處理成本
滯留在日本國內的廢塑料成為了垃圾排放企業的成本負擔。日本國內的再利用體制不健全越來越令人擔憂。
一家業務范圍遍布東京圈的工業廢棄物處理企業的董事感嘆道,“一年時間漲價2~3次。這種情況從沒遇到過”。該公司從企業手中收取委托費,接收廢塑料,經過清洗、粉碎等中間處理環節后運往焚燒設施和再生工廠。目前難以解決的是支付給焚燒設施的委托費。
這名董事表示,中國禁止進口廢塑料之前,每公斤垃圾的委托費為25日元左右。如今部分上漲到了40日元左右,“還有的地方要價50日元。(焚燒設施)看到工業廢棄物處理企業找不到能接收垃圾的地方,便乘機提價”。
之前廢塑料大量出口中國時,中間商會主動前來購買。但這個渠道已經越來越窄,委托焚燒的成本加大。該公司預計2019年度會轉為虧損。這名董事表示,“已經到了極限。不得不把成本轉嫁給垃圾排放企業”。
中間商也十分苦惱。在中國擁有一些渠道的東京一家貿易公司的社長近把出差地點轉到了東南亞各國。其表示,“從前什么都不用考慮,只要運往中國就好。現在需要仔細劃分出口國,很費精力”。運往比中國遠的地方,運輸成本也會增加。
中國企業也開始進駐日本市場
在廢塑料流通的所有階段,成本都在增加。如果增加日本國內的焚燒設施,日本國內的處理能力就會提高,但經營者的投資意愿卻并不高。一名在東京擁有焚燒設施的經營者解釋說,“中國和亞洲可能重新允許進口。不能盲目增加焚燒設施”。
受到影響,斷了廢塑料來源的中國再利用企業開始進入日本市場。目的是把廢塑料粉碎,生產名為“塑料球(pellet)”的塑料原料。因為中國目前還允許進口這種原料。不過,把日本的人工費和運輸費考慮在內的話,比在中國當地生產的價格高出許多。一位工業廢棄物經營企業的高管表示,“作為廢塑料的承接者,能否擴大接受還有疑問”。
構建規則不可或缺
日本政府和挪威聯合提議,在限制有害廢棄物轉移的《巴塞爾公約》中加入受到污染的廢塑料。為此,加強日本國內的處理能力不可或缺,但民間的設備投資意愿很低。從事再生塑料生產的MMplastic公司的社長森村努表示,“需要官民聯手擴大再生用品的利用,推進開發它們的用途”。
只是暫時應付一下,再把出口地點轉為限制條件比較寬松的國家,這樣做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公益財團法人地球環境戰略研究機構的客座研究員森田宜典表示,“應該在日本主導下構建一個管理廢塑料品質和流通渠道的通用規則”。
不論日本國內還是國外,各國相互協調重新構建廢塑料再利用網的必要性在進一步加大。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再生材料” 首入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循環經濟產業產值將達5萬億
按照國家規劃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我國資源循環利用產值將達到5萬億元,大宗固廢年利用量達到40億噸左右,主要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量達到4.5億噸,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0%左右...- 2025-03-14 10:17:01
- 16473
-
2025年2月25日,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通過線上會議的形式,成功召開了第一次《廢塑料化學回收原料要求 裂解法》團體標準研討會。
- 2025-02-28 11:41:40
- 19179
-
2月3日,歐盟委員會批準了一項價值5億歐元(約38億人民幣)的法國計劃,用來支持特定類型塑料廢棄物的化學回收,包括托盤、薄膜、非飲料瓶和具有一定數量聚酯含量的紡織材料。
- 2025-02-18 10:41:35
- 18660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