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zhan摘要】紙媒式微的說法已經遍布大江南北,很多業內人士也表示贊同。但是有部分人卻認為,通過數位廣告可以幫助紙媒改變這樣的狀況,但是依照現在的發展形勢,如果紙媒與數位廣告的差距繼續拉大的話,紙媒將回天乏力。
報業不振,隨著廣告發行的減少而下滑,業界一致認為轉向數位是可行之路,數位的逐漸成長或可彌補印刷的損失。但環境卻沒有站在報業這邊,印刷的衰退過快,數位的成長過慢,用數位的利潤彌補印刷的虧損,幾乎不可能。近五、六年來,數位廣告市場快速成長了將近一倍,報業的數位廣告卻僅微幅成長了不到兩成。
美國報業協會(NAA)日前更新了報業的廣告數據,這份資料以季為單位,包括從1971年到2012年每一季的營收,以及每一季與一年前同一季的增減比率,從2003年起加入數位廣告的營收。印刷廣告又分全國廣告、零售廣告、與分類廣告。從這份跨四十多年的資料,可以大概的看出美國報業的興衰。
報紙是文化的一部份,美國的報業生態,在別的國家未必如此,但NAA不時公布詳細資料,大家可藉以了解在網路發達的地方,報業營運的艱困與不斷的尋求脫離困境。網路有串通的功能,一個地方發生的情況,可能不久就會在另一個地方重現,所以NAA的資料還是很好的參考。
從資料上看,美國報業整體廣告(印刷加數位)連續25季下滑,年營收從2005年494億美元的高點,下降到今年預估的225億美元。
以今年第三季來說,印刷廣告比去第三季下滑6.4%,營業額僅有45億美元,是自1982年來低的第三季營收,1982年的45億相當今天的103億。數位廣告維持緩慢上升,比去年同一季增加了3.6%,金額升到了7億5900萬美元,比去年同一季增加了2600萬美元。但這一季的印刷廣告卻比去年同季減少了3億1100萬美元,兩項相比約12:1,也就是今年第三季印刷廣告每虧損12塊錢,數位廣告能補貼的才有1塊錢。
另一項統計是報業數位廣告與整體的比較,從2006年第三季到今年的第三季,報業數位廣告成長了19%,但整體數位廣告市場卻高漲了114%,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報業觀察家AlanD.Mutter說是因為報紙也許為了便利,報紙以橫幅(Banner)與分類兩種為數位廣告格式,但這兩種又恰好是數位廣告格式里的弱勢。
據網路廣告局(IBA)的一份報告,橫幅廣告到今年上半年為止,連續下跌三年,而數位分類廣告從2006年到現在,已經跌了一半。*的是搜尋廣告,自2008年就持續的占總營收的半數。
Mutter說現在的廣告主,越來越需要對象化的的廣告,交易搜尋的廣告,直接把廣告畫面傳給*的族群或是個人,收到的人可在畫面上立即消費。而報業在這一領域既沒有投資、也沒有能力完成,但單就這件事,就可能讓報業的數位廣告減少了一半。移動廣告與影視廣告,也快速成長,與社群網路結合,更能發展出有創意的廣告格式,這些廣告型態,報業也沒有積極發展。
近來又出現一種“原生廣告”(NativeAdvertising),有人看好這個廣告型態,也有人不以為然。原生廣告的緣起,是因為大家不喜歡廣告,看到廣告就避開,尤其是動畫廣告惹人厭煩,原生廣告就是不像廣告的廣告,反而類似資訊、趣味、知識、教育,把廣告自然的融合在內。原生廣告常用社群網路作為平臺,藉社群網路的功能,把廣告送給特定的對象,像是Twitter贊助的推文,Facebook贊助的廣告。
報業的印刷廣告發展的空間有限,看起來只有抓住數位廣告持續發展的優勢,來縮小印刷與數位消長的差距。
報業不振,隨著廣告發行的減少而下滑,業界一致認為轉向數位是可行之路,數位的逐漸成長或可彌補印刷的損失。但環境卻沒有站在報業這邊,印刷的衰退過快,數位的成長過慢,用數位的利潤彌補印刷的虧損,幾乎不可能。近五、六年來,數位廣告市場快速成長了將近一倍,報業的數位廣告卻僅微幅成長了不到兩成。
美國報業協會(NAA)日前更新了報業的廣告數據,這份資料以季為單位,包括從1971年到2012年每一季的營收,以及每一季與一年前同一季的增減比率,從2003年起加入數位廣告的營收。印刷廣告又分全國廣告、零售廣告、與分類廣告。從這份跨四十多年的資料,可以大概的看出美國報業的興衰。
報紙是文化的一部份,美國的報業生態,在別的國家未必如此,但NAA不時公布詳細資料,大家可藉以了解在網路發達的地方,報業營運的艱困與不斷的尋求脫離困境。網路有串通的功能,一個地方發生的情況,可能不久就會在另一個地方重現,所以NAA的資料還是很好的參考。
從資料上看,美國報業整體廣告(印刷加數位)連續25季下滑,年營收從2005年494億美元的高點,下降到今年預估的225億美元。
以今年第三季來說,印刷廣告比去第三季下滑6.4%,營業額僅有45億美元,是自1982年來低的第三季營收,1982年的45億相當今天的103億。數位廣告維持緩慢上升,比去年同一季增加了3.6%,金額升到了7億5900萬美元,比去年同一季增加了2600萬美元。但這一季的印刷廣告卻比去年同季減少了3億1100萬美元,兩項相比約12:1,也就是今年第三季印刷廣告每虧損12塊錢,數位廣告能補貼的才有1塊錢。
另一項統計是報業數位廣告與整體的比較,從2006年第三季到今年的第三季,報業數位廣告成長了19%,但整體數位廣告市場卻高漲了114%,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報業觀察家AlanD.Mutter說是因為報紙也許為了便利,報紙以橫幅(Banner)與分類兩種為數位廣告格式,但這兩種又恰好是數位廣告格式里的弱勢。
據網路廣告局(IBA)的一份報告,橫幅廣告到今年上半年為止,連續下跌三年,而數位分類廣告從2006年到現在,已經跌了一半。*的是搜尋廣告,自2008年就持續的占總營收的半數。
Mutter說現在的廣告主,越來越需要對象化的的廣告,交易搜尋的廣告,直接把廣告畫面傳給*的族群或是個人,收到的人可在畫面上立即消費。而報業在這一領域既沒有投資、也沒有能力完成,但單就這件事,就可能讓報業的數位廣告減少了一半。移動廣告與影視廣告,也快速成長,與社群網路結合,更能發展出有創意的廣告格式,這些廣告型態,報業也沒有積極發展。
近來又出現一種“原生廣告”(NativeAdvertising),有人看好這個廣告型態,也有人不以為然。原生廣告的緣起,是因為大家不喜歡廣告,看到廣告就避開,尤其是動畫廣告惹人厭煩,原生廣告就是不像廣告的廣告,反而類似資訊、趣味、知識、教育,把廣告自然的融合在內。原生廣告常用社群網路作為平臺,藉社群網路的功能,把廣告送給特定的對象,像是Twitter贊助的推文,Facebook贊助的廣告。
報業的印刷廣告發展的空間有限,看起來只有抓住數位廣告持續發展的優勢,來縮小印刷與數位消長的差距。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面對互聯網的沖擊,紙媒的日子越發不好過,如今就連后一道防線也出現了裂痕。2015年的寒冬,我們告別的不僅是自己的過去,也有不少的時尚雜志。
- 2015-12-15 13:50:57
- 7898
-
隨著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的瑜伽流行,電子閱讀成為人們重要的閱讀方式。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很多紙媒紛紛轉戰數字市場,但是,近日,闊別紙媒一年之久的《新聞周刊》表示將于2014年重新推出紙質版。
- 2013-12-04 15:12:09
- 924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