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zhan摘要】上海市教委昨日公布《上海市中小學2012學年度課程計劃及其說明》。本市小學階段不進行期中考試或考查。早在2010年度、2011年度的“課程計劃”中,都有“小學取消期中考試”的規定。現實中很多學校的期中考仍照常舉行。不僅考試,而且或明或暗進行成績排名,家長和學生當然從未有過“取消期中考”的實際感受。
上海市小學今后不再舉行期中考試。上海市教委昨日公布《上海市中小學2012學年度課程計劃及其說明》。本市小學階段不進行期中考試或考查。一、二年級可進行期末考查;三、四、五年級期末考試語文、數學兩門學科。初中除語文、數學、外語學科可舉行期中、期末考試外,其他學科只進行期末考試或考查。
這兩天一篇關于“小學取消期中考試”的報道,成為滬上家長熱議的話題。其實,本市教育主管部門發文取消期中考試,今年并非年。此次“小學取消期中考試”的消息,出處是*門日前公布的《上海市中小學2012學年度課程計劃及其說明的通知》。也許寫稿記者是教育條線的新人,不知道早在2010年度、2011年度的“課程計劃”中,都有“小學取消期中考試”的規定。
明明是教育主管部門早已公布的“免考令”,此次只是重申,為何會被媒體當作新聞?為何家長依然不知?因為現實中很多學校的期中考仍照常舉行。不僅考試,而且或明或暗進行成績排名,家長和學生當然從未有過“取消期中考”的實際感受。
每年將“免考令”寫進文件,表明教育主管部門為學生減負的決心,以及管理學校辦學的導向。除了取消期中考試,文件同時還規定,各區縣不得舉行統測、學校不得舉行聯考、抽測考生不得超過三分之一等。有了這些明文規定,無論區縣還是學校,組織類似考試都將被視作違規,教育督導部門有權進行督查并責令學校改正。但現實情況是:連年發布的“免考令”,仍無法*基層學校的大考小考。校長有理由:不測試,如何監控教學質量?*長也有苦衷:中高考要交成績單,小學基礎打不好,將來如何“交卷”?如此一來,“免考令”難免陷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尷尬。
考試作為檢驗教育質量的一種方式,本身沒錯。錯處是考試次數太多、考得太難,考得學生沒了信心。從減負的角度看,“免考令”也許合情合理,但從實際操作的角度看很難落實。也有專家發出疑問,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教育主管部門是否還需要事無巨細統統管起來?學生幾點到校,要不要期中考試,開設哪些特色課程,諸如此類的具體事務,建議教育主管部門還是放手,把“自主權”還給校長,因為離基層越近,越貼近現實。現在教育系統出不了名校長,更難見教育家,校長沒有自主權是重要原因之一。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放手給校長自主權,讓校長從各自校情、生源和師資情況出發按規律辦學,豈不更好?
上海市小學今后不再舉行期中考試。上海市教委昨日公布《上海市中小學2012學年度課程計劃及其說明》。本市小學階段不進行期中考試或考查。一、二年級可進行期末考查;三、四、五年級期末考試語文、數學兩門學科。初中除語文、數學、外語學科可舉行期中、期末考試外,其他學科只進行期末考試或考查。
這兩天一篇關于“小學取消期中考試”的報道,成為滬上家長熱議的話題。其實,本市教育主管部門發文取消期中考試,今年并非年。此次“小學取消期中考試”的消息,出處是*門日前公布的《上海市中小學2012學年度課程計劃及其說明的通知》。也許寫稿記者是教育條線的新人,不知道早在2010年度、2011年度的“課程計劃”中,都有“小學取消期中考試”的規定。
明明是教育主管部門早已公布的“免考令”,此次只是重申,為何會被媒體當作新聞?為何家長依然不知?因為現實中很多學校的期中考仍照常舉行。不僅考試,而且或明或暗進行成績排名,家長和學生當然從未有過“取消期中考”的實際感受。
每年將“免考令”寫進文件,表明教育主管部門為學生減負的決心,以及管理學校辦學的導向。除了取消期中考試,文件同時還規定,各區縣不得舉行統測、學校不得舉行聯考、抽測考生不得超過三分之一等。有了這些明文規定,無論區縣還是學校,組織類似考試都將被視作違規,教育督導部門有權進行督查并責令學校改正。但現實情況是:連年發布的“免考令”,仍無法*基層學校的大考小考。校長有理由:不測試,如何監控教學質量?*長也有苦衷:中高考要交成績單,小學基礎打不好,將來如何“交卷”?如此一來,“免考令”難免陷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尷尬。
考試作為檢驗教育質量的一種方式,本身沒錯。錯處是考試次數太多、考得太難,考得學生沒了信心。從減負的角度看,“免考令”也許合情合理,但從實際操作的角度看很難落實。也有專家發出疑問,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教育主管部門是否還需要事無巨細統統管起來?學生幾點到校,要不要期中考試,開設哪些特色課程,諸如此類的具體事務,建議教育主管部門還是放手,把“自主權”還給校長,因為離基層越近,越貼近現實。現在教育系統出不了名校長,更難見教育家,校長沒有自主權是重要原因之一。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放手給校長自主權,讓校長從各自校情、生源和師資情況出發按規律辦學,豈不更好?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 2012-02-14 11:11:39
- 1897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