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強省,必是文化產業強省。提高文化軟實力,必有產業硬實力來支撐。從金融危機的逆境中“破繭而出”,安徽文化產業逆勢上揚,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文化產業增加值5年平均增長30%以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占GDP比重達4%左右,成為全省經濟增長的新亮點、轉型發展的“新增長極”。
安徽省“十二五”規劃綱要描繪了文化產業新的發展藍圖:到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超過1200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
四月的寶島,春光明媚,草木蔥蘢。在這兩岸和平發展的春天,安徽文化又一次絢麗綻放,寫下了精彩篇章。這是繼2009年“安徽文化周”之后,“皖風徽韻”再次“走進”寶島中國臺灣,產業招商、文化交流、展覽展示都有新的元素、新的突破。21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成功簽約,總投資36.7億元,協議引進資金19.8億元,成為“安徽經貿文化寶島行”活動中耀眼的閃光點。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執行副總裁羊曉東說:我們跟安徽當地的電視臺的產業方面,我們都有很多的合作交流,我地相信以安徽這樣不管是人文、藝術文化各方面有這么深厚的底子,未來在各方面跟中國臺灣都一定有很多的活動。
此次中國臺灣之行,不僅掀開了皖臺文化交流合作新篇章,也充分彰顯了安徽文化產業的無窮魅力和廣闊前景。
近年來,安徽把文化產業作為崛起的“軟實力”著力培育。2006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建設文化強省”的戰略目標,將文化產業作為重點扶持發展的八大支柱產業之一,列入“861”行動計劃,并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積極開展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激活文化要素,著力優化文化產業的發展環境。
省委*常務副部長葉文成介紹說,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連續五年把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列入省委常委會工作要點,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措施,制定安徽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下,全省宣傳文化系統始終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積極促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在文化體制改革大潮中,安徽一批骨干文化企業破浪前行。出版、發行集團完成股份制改造,實現主業整體上市;演藝集團、廣電傳媒產業集團成立,安徽文化企業五大陣容正式形成;出版、發行集團分別“牽手”國字號文化機構,吹響了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打造全國“文化航母”的號角。
親眼見證“文化皖軍”成功“聯姻”國字號文化機構的新聞出版總署產業發展司司長范衛平說,這是咱們深化新聞出版體制改革,加快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一件好事,一件大事,也是推動跨地區重組,打造大型的出版傳媒集團的一件大好事情。我想這種兼并重組,在整個新聞出版行業,確實具有一種示范效應。”
當一批“徽”字號文化航母揚帆起航,在印刷、演藝、動漫、網絡等行業中,民營企業也開始大展身手。目前,全省印刷企業中96%是民營企業,民營演藝團體達1600多個。
省委常委、*長臧世凱說,省政府在個以政府公告的形式發布了社會資本和外資投資文化產業指導目錄,對民營文化企業既明確了政策、放寬了準入條件、降低了門檻,同時也給它提供了服務和及時的引導。從全省來看,民營文化企業產值占全省文化產業總產值的70%左右,三分天下有其二,甚至還多一些。
在做大傳統文化產業的同時,安徽大力培育新興業態。其中,新型業態的一個重要領域,那就是動漫產業。
與上海、杭州等動漫產業的先發地區相比,安徽的動漫產業起步相對較晚。但是近年來,通過政府搭臺、政策,安徽正走出一條*特色的動漫產業發展之路。專門設立了1億元的文化強省建設資金,鼓勵文化產業尤其是動漫產業加快發展。合肥、蕪湖、馬鞍山等地也從資金、稅收、人才等方面入手,為動漫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蕪湖市市委書記陳樹隆表示,制定出臺了鼓勵扶持動漫產業發展暫行規定、文化創意產業“小巨人”培育辦法等一系列政策。在6所高校設立動漫創意專業,在校學生近萬名,大力培養動漫人才。
目前已有300多家動漫企業進駐合肥、蕪湖兩大動漫產業基地,實現年產值25億元;馬鞍山視聆通軟件園吸引了香港、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動漫企業入駐,形成了游戲研發到后期銷售、客戶服務等相對完善的產業鏈;動漫主題公園蕪湖方特歡樂世界自2008年開園以來,接待游客605萬人次,門票收入6.96億元,居我省旅游點門票收入*。
在一批批重大動漫產業項目在安徽落地生根的同時,《黑臉大包公》、《十二生肖》、《三國演義》等一部部“安徽制造”的動漫作品也不斷飛上熒屏、網絡和孩子的書桌。
安徽櫻藝緣公司總經理楊海櫻告訴記者,現在他們公司出品的《黃山傳奇》系列原創動畫作品在舞臺上備受好評:“我們在美國播出以后,差不多每個星期有一到兩名觀眾從美國打電話回來,他們的子女在海外看這個片子的時候就特別向往來黃山,這樣的光碟在哪里可以買到,或者是你們那里的卡通玩偶有沒有賣的,包括我們簽約的美國電視臺,他們也會收到這樣的電話。”
隨著我省動漫產業的快速起跳,網絡游戲、手機動漫、動漫戲劇等新興業態也正茁壯成長。安徽省徽京劇院打造的動漫舞臺劇《小紅帽夢幻奇遇記》和《黑臉大包公》,把徽劇念白、京劇鑼鼓與現代音樂、時尚動漫相融合,不僅受到小朋友的歡迎,也為劇團贏得了市場。
徽京劇院演員杜銘說,演包公這樣形式,能夠讓孩子們也能夠接受,能感覺到這個戲曲還是大有希望的。
在交流合作持續升溫的當下,文化企業“海外沖浪”也就成了必然之舉。作為安徽文化“走出去”的一面旗幟,自2005年成立以來,安徽出版集團積極進軍市場,不僅輸出版權位居同*,還在俄羅斯興建新時代印刷公司,成為文化產業“走出去”發展的成功典范。
安徽出版集團副總裁范恒森表示,新時代這幾年的創業年均增長30%以上,人員也得到了鍛煉,管理得到了提升,為我們省文化產業走出去,為建設文化強省,為把安徽出版集團打造成跨國傳媒集團,積累了經驗。
安徽不僅有個“走出去”發展的印刷企業,還有個黨報集團中外合作項目。2008年,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與南非米拉德傳媒集團聯合組建的新安傳媒有限公司,成為安徽文化產業引進的境外資本項目,也是黨報集團中外合作項目。這一次的合作被譽為“文化產業跨洋合作的創舉”。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經營管理辦公室主任馬文正介紹,自2008年合作以來,公司利潤大幅增長。“合作一年半以來,利潤從五千萬現在已經增長到了去年的7650萬,今年的目標是8500萬。”
*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在“走出去”戰略指引下,安徽傳統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出口步伐不斷加快。“十一五”以來,黃梅戲、徽劇、花鼓燈、雜技等文藝演出院團赴42個國家和地區舉辦藝術表演、文化展覽、文化周等活動,僅文藝演出就達到4281場;以宣筆、徽墨、歙硯、宣紙等代表的文房四寶和以剪紙、竹藝、刻銅、木雕、鳳畫等為代表的民間工藝美術品,在海外市場早已供不應求。
“積極傳播我省特色文化,擴大安徽文化影響力。大力發展文化貿易,推進版權、文化產品、文化服務等出口。”安徽省“十二五”規劃綱要再次吹響文化“走出去”的奮進號角,“文化皖軍”必將邁出強健有力的步伐,在轉型發展的征程上再創輝煌。
安徽省“十二五”規劃綱要描繪了文化產業新的發展藍圖:到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超過1200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
四月的寶島,春光明媚,草木蔥蘢。在這兩岸和平發展的春天,安徽文化又一次絢麗綻放,寫下了精彩篇章。這是繼2009年“安徽文化周”之后,“皖風徽韻”再次“走進”寶島中國臺灣,產業招商、文化交流、展覽展示都有新的元素、新的突破。21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成功簽約,總投資36.7億元,協議引進資金19.8億元,成為“安徽經貿文化寶島行”活動中耀眼的閃光點。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執行副總裁羊曉東說:我們跟安徽當地的電視臺的產業方面,我們都有很多的合作交流,我地相信以安徽這樣不管是人文、藝術文化各方面有這么深厚的底子,未來在各方面跟中國臺灣都一定有很多的活動。
此次中國臺灣之行,不僅掀開了皖臺文化交流合作新篇章,也充分彰顯了安徽文化產業的無窮魅力和廣闊前景。
近年來,安徽把文化產業作為崛起的“軟實力”著力培育。2006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建設文化強省”的戰略目標,將文化產業作為重點扶持發展的八大支柱產業之一,列入“861”行動計劃,并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積極開展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激活文化要素,著力優化文化產業的發展環境。
省委*常務副部長葉文成介紹說,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連續五年把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列入省委常委會工作要點,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措施,制定安徽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下,全省宣傳文化系統始終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積極促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在文化體制改革大潮中,安徽一批骨干文化企業破浪前行。出版、發行集團完成股份制改造,實現主業整體上市;演藝集團、廣電傳媒產業集團成立,安徽文化企業五大陣容正式形成;出版、發行集團分別“牽手”國字號文化機構,吹響了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打造全國“文化航母”的號角。
親眼見證“文化皖軍”成功“聯姻”國字號文化機構的新聞出版總署產業發展司司長范衛平說,這是咱們深化新聞出版體制改革,加快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一件好事,一件大事,也是推動跨地區重組,打造大型的出版傳媒集團的一件大好事情。我想這種兼并重組,在整個新聞出版行業,確實具有一種示范效應。”
當一批“徽”字號文化航母揚帆起航,在印刷、演藝、動漫、網絡等行業中,民營企業也開始大展身手。目前,全省印刷企業中96%是民營企業,民營演藝團體達1600多個。
省委常委、*長臧世凱說,省政府在個以政府公告的形式發布了社會資本和外資投資文化產業指導目錄,對民營文化企業既明確了政策、放寬了準入條件、降低了門檻,同時也給它提供了服務和及時的引導。從全省來看,民營文化企業產值占全省文化產業總產值的70%左右,三分天下有其二,甚至還多一些。
在做大傳統文化產業的同時,安徽大力培育新興業態。其中,新型業態的一個重要領域,那就是動漫產業。
與上海、杭州等動漫產業的先發地區相比,安徽的動漫產業起步相對較晚。但是近年來,通過政府搭臺、政策,安徽正走出一條*特色的動漫產業發展之路。專門設立了1億元的文化強省建設資金,鼓勵文化產業尤其是動漫產業加快發展。合肥、蕪湖、馬鞍山等地也從資金、稅收、人才等方面入手,為動漫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蕪湖市市委書記陳樹隆表示,制定出臺了鼓勵扶持動漫產業發展暫行規定、文化創意產業“小巨人”培育辦法等一系列政策。在6所高校設立動漫創意專業,在校學生近萬名,大力培養動漫人才。
目前已有300多家動漫企業進駐合肥、蕪湖兩大動漫產業基地,實現年產值25億元;馬鞍山視聆通軟件園吸引了香港、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動漫企業入駐,形成了游戲研發到后期銷售、客戶服務等相對完善的產業鏈;動漫主題公園蕪湖方特歡樂世界自2008年開園以來,接待游客605萬人次,門票收入6.96億元,居我省旅游點門票收入*。
在一批批重大動漫產業項目在安徽落地生根的同時,《黑臉大包公》、《十二生肖》、《三國演義》等一部部“安徽制造”的動漫作品也不斷飛上熒屏、網絡和孩子的書桌。
安徽櫻藝緣公司總經理楊海櫻告訴記者,現在他們公司出品的《黃山傳奇》系列原創動畫作品在舞臺上備受好評:“我們在美國播出以后,差不多每個星期有一到兩名觀眾從美國打電話回來,他們的子女在海外看這個片子的時候就特別向往來黃山,這樣的光碟在哪里可以買到,或者是你們那里的卡通玩偶有沒有賣的,包括我們簽約的美國電視臺,他們也會收到這樣的電話。”
隨著我省動漫產業的快速起跳,網絡游戲、手機動漫、動漫戲劇等新興業態也正茁壯成長。安徽省徽京劇院打造的動漫舞臺劇《小紅帽夢幻奇遇記》和《黑臉大包公》,把徽劇念白、京劇鑼鼓與現代音樂、時尚動漫相融合,不僅受到小朋友的歡迎,也為劇團贏得了市場。
徽京劇院演員杜銘說,演包公這樣形式,能夠讓孩子們也能夠接受,能感覺到這個戲曲還是大有希望的。
在交流合作持續升溫的當下,文化企業“海外沖浪”也就成了必然之舉。作為安徽文化“走出去”的一面旗幟,自2005年成立以來,安徽出版集團積極進軍市場,不僅輸出版權位居同*,還在俄羅斯興建新時代印刷公司,成為文化產業“走出去”發展的成功典范。
安徽出版集團副總裁范恒森表示,新時代這幾年的創業年均增長30%以上,人員也得到了鍛煉,管理得到了提升,為我們省文化產業走出去,為建設文化強省,為把安徽出版集團打造成跨國傳媒集團,積累了經驗。
安徽不僅有個“走出去”發展的印刷企業,還有個黨報集團中外合作項目。2008年,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與南非米拉德傳媒集團聯合組建的新安傳媒有限公司,成為安徽文化產業引進的境外資本項目,也是黨報集團中外合作項目。這一次的合作被譽為“文化產業跨洋合作的創舉”。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經營管理辦公室主任馬文正介紹,自2008年合作以來,公司利潤大幅增長。“合作一年半以來,利潤從五千萬現在已經增長到了去年的7650萬,今年的目標是8500萬。”
*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在“走出去”戰略指引下,安徽傳統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出口步伐不斷加快。“十一五”以來,黃梅戲、徽劇、花鼓燈、雜技等文藝演出院團赴42個國家和地區舉辦藝術表演、文化展覽、文化周等活動,僅文藝演出就達到4281場;以宣筆、徽墨、歙硯、宣紙等代表的文房四寶和以剪紙、竹藝、刻銅、木雕、鳳畫等為代表的民間工藝美術品,在海外市場早已供不應求。
“積極傳播我省特色文化,擴大安徽文化影響力。大力發展文化貿易,推進版權、文化產品、文化服務等出口。”安徽省“十二五”規劃綱要再次吹響文化“走出去”的奮進號角,“文化皖軍”必將邁出強健有力的步伐,在轉型發展的征程上再創輝煌。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聚行業勢能,共譜綠色篇章!亞洲水墨凹版印刷聯盟演示會定檔廣州空港博覽中心
2025鴻威·亞洲水墨凹版印刷聯盟演示會定檔10月16-18日在廣州空港博覽中心(機場展館)與2025鴻威·亞洲油墨工業博覽會同期舉辦,共同探索綠色印刷市場商機。- 2025-03-12 16:42:20
- 10462
-
從歐美到亞洲,博斯特CI柔印如何成為全球客戶決勝千里的“秘密武器”?
本文將深入探討這項以客戶為中心、兼顧可持續發展的印刷技術,并結合包裝加工商的真知灼見,展現他們如何通過與博斯特的創新合作,把握增長機遇。- 2025-03-12 13:40:14
- 13935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